快速导航

联系我们

  • 四川蜀缘律师事务所
  • 联系电话:028-85636365
  • 联系邮箱:6131431@qq.com
  • 地 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丽都街203号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详细信息

中海油律师多角度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
信息来源: 作者: 更新日期:2016/3/21 2:24:27
发布时间: 2015-04-21 10:52: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 我要评论() 摘要:   作者:张伟华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法律部项目管理处处长   …
发布时间: 2015-04-21 10:52:40   作者: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我要评论()
摘要:

  作者:张伟华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法律部项目管理处处长

  来源:计兮网

  转引自:智飞微网站

  过去的十年是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企业从国际并购的菜鸟到成熟的时期。对于中国国有大型油气企业而言,海外并购的起步艰难。一开始,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对海外并购的国际规则并不熟悉,因为其主要的资产基本上在分布于国内。从单纯的国内作业到开始走向海外,再到今日油气资产分布全球;从不熟悉国际油气并购规则,到熟练掌握国际通行规则并与国际一流油气公司同场较技,实属不易!在这个过程中,从交学费开始,到懵懵懂懂,直到成熟,中间经历了太多的喜怒哀乐,兴奋激动。

  中国三大油企(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在过去十年,以并购的方式,花费了大约超过1000亿美元购买海外油气资产。通过内生及外生型发展,三大油气旗下的上游旗舰企业均已进入或者接近千亿美元市值的国际超大石油公司行列。以笔者所在的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为例,过去十年里,评价、筛选项目数百个,成功交割项目不过数十个,交易金额超过300亿美元。在海外扩张进行的过程中,三大油企均成功的打造了各自的并购团队从事海外收购业务。笔者作为中海油法律部的一员,有幸参与了过去十年世界油气行业内诸多标志性的交易,覆盖了众多油气资产并购、公司并购、上市公司并购等不同并购类型,对海外并购实务有一定的经验和心得。

  笔者近期打算对海外并购的交易流程、交易文件要点、交易技巧、交易的风险控制、海外并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写一系列的文章,涵盖保密协议、聘用协议、尽职调查、石油合同、联合作业协议、资产并购协议、上市公司收购、交易谈判技巧、交易总体风险防控、实际案例解读等海外并购主要问题及内容,主要关注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如这一系列的文章能对中国企业从事海外并购知识与经验的积累起到一点点的作用,笔者则满足不已了。

  本文作为海外并购实务一系列文章的引子,首先对海外并购的基本知识、形势、特点、内容、流程、风险控制阶段和团队要求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 关于海外并购的一些基本概念

  1.何谓海外并购

  并购其实是个外来翻译词,英文中叫Merger and Acquisition(兼并与收购)。兼并是指两家公司合二为一,分为两种不同形式,一为原有两家公司合为一新公司,原有两家均不复存在;一为原有两家存续一家公司,但另一家不复存在而并入该存续之公司。收购的概念则和兼并不同,收购是指一家公司将另一家公司或者资产持为己有,目标公司与目标资产仍然单独存续,只是在交易完成后,被收购方所持有。

  2.Takeover的含义

  很多时候,兼并与收购也使用Takeover一词,实际上,Takeover与Acquisition的含义是一致的,也是指的收购。不过,Takeover有两种,一种是所谓的Friendly Takeover(友好收购,意即目标公司董事会配合进行的收购),另一种是所谓的Hostile Takeover(恶意收购,意即在目标公司董事会不配合下强行进行的收购),一般来说,Acquisition往往指的是Friendly Takeover;而Takeover单独使用,往往带有更加主动的恶意收购的寓意。从中国油气公司的实践来看,恶意收购在海外并购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几可忽略不计,这和中国人传统文化里的因素有关,也和恶意收购需要的并购技巧更高也有一定的关联度。

  3."海外"的概念

  海外并购中的海外主要是指并购资产或并购公司的发生场所。并购的目标资产或者目标公司不在收购者原有主要营业地的国家,是为海外。属于英文中海外投资(Outbound Investment)方式的一种。当然,广义的说,海外并购并不一定是指并购只能发生在海外,购买一个主要资产在中国的海外壳公司,也可归于海外并购的范畴。

  4.海外并购的目的

  海外并购的目的,从经济学效率的角度看,资源因该被效率最高者所拥有。如何来判定谁效率最高呢?在理论上,出价最高的人拥有会使其效率最高,否则买方为何出价更高呢?传统的公司增长理论有所谓Intrinsic development(内生性增长,意即根据技术进步、公司管理的提升等来获得增长)和Extrinsic development(外生性增长,意即通过并购、联合等手段来获得增长),并购无疑是外生性增长的主要手段,中国国有油气企业的海外扩张,一方面是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思考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发展增长的需要。

  | 关于海外并购的基本形势

  过去十年中国油气企业的海外并购,是在伴随着资源国主权意识日益觉醒、资源国政府加强对油气管制、国家与政治干预频繁、国有化征收时有发生、各国合规执法日趋严格、环保责任收紧、油价稳步上升、进入玩家日益增多、交易竞争激烈的多种背景下进行的。

  1.资源国对油气管制加强,政治风险、系统性法律风险加大

  从南美某些国家对油气资产的国有化征收,到非洲国家普遍重新对油气业重新立法,再到资源国对Local Content(本地化要求)、环境保护的收紧,再到美国、英国、欧盟等对反腐败执法及对某些油气国的制裁措施,海外并购的政治环境风险、系统性法律风险普遍加大,对中国的国有石油公司来说,海外并购普遍是“带着脚链舞蹈”。

  2.国家与政治的干预普遍加强

  举个例子,中石油曾经在哈萨克斯坦并购,通过一个加拿大公司公司交易的方式,从而间接持有了哈萨克斯坦的油气资产。按照当时哈萨克斯坦的法律,对于这样的公司交易,哈萨克斯坦政府并无优先购买权,但哈萨克斯坦议会通过立法,赋予了哈萨克政府在公司交易情况涉及哈国油气资产的优先购买权,同时还赋予该法案追朔效力,最后中石油通过转让部分权益给予哈国国有石油公司的方式才完成了该等交易。无独有偶,在利比亚47区块,政府依然对公司交易涉及该国油气资产的行为表示了反对。不仅仅传统的第三世界国家政治干预加强,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是如此。先不用说中海油2005年对优尼科的并购被美国阻止,在中海油完成对尼克森公司公司的并购后,加拿大专门出台了针对国有企业并购加拿大重要战略型资产的审查指引,对国有企业并购加拿大的油气类资产施以更加严格的审查标准。

  3.国家石油公司的地位提升,在全球并购中扮演重要角色

  该提升分几个角度看:

  1)国家石油公司的实力普遍增强,中国三大油,巴西国家石油,马来西亚国家石油、甚至连泰国油、越国油也成为了并购市场交易的活跃者,更不用说传统的中东地区的国家石油公司,非洲的Sonangol(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也曾在2009年伊拉克招标中赢得了合同(2014年因为安保原因退出);

  2)国家石油公司在行使优先购买权上普遍积极:中国三大油企进行的一些交易,在签署并购协议后,由于资源国国家石油公司行使优先购买权,从而未能进入到交易的完成;

  3)国家石油公司更多的开始国际石油公司在并购中进行合作:除了传统的在资源国石油合同下的合作,国家石油公司开始更多的与国际石油公司在其他领域进行纵深合作,比如中石油与壳牌就组成合资公司合作并购了澳洲煤层气上市公司Arrow Energy。

  4.非常规油气资源、并购天然气储量、LNG投资、新兴热点领域成为并购的一个方向

  中国油气企业开始不仅在常规油气领域展开并购,也在煤层气、页岩气、致密气等领域开展了海外并购,当然,此等并购主要是以持有小股为主,以学习非常规油气领域的技术为目标。中石化、中海油、中化,甚至一些国内的民营企业,也开始在美国购买了页岩油气资产。

  5.世界级交易频频出现

  比如中石化73亿美元收购Addax, 中海油151亿美元收购Nexen,都是该年度能在世界大型并购交易中排名靠前的交易。

  6.竞争性招标与一对一谈判在市场上比例交替领先

  在一段时间内,对油气资产的竞争性招标居多;近年来,一对一谈判的交易开始逐渐增多。

  7.油气业并购的玩家开始增多

  除了传统的IOC(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国际油公司),NOC(National Oil Company, 国家石油公司),还存在私人资本,私人公司里还有一些身份背景特殊的特殊玩家,同时,Private Equity(私募)、Trust(信托)、Sovereign Trust( 主权财富基金)和hedge Funds(对冲基金)也开始涉足油气并购领域。当然,主力军还是以IOC和NOC为主。

  8.油气并购的策略从机会主义开始向资源和战略导向开始及以估值/价格为导向

  在海外并购开始之初,市场上有所谓的“Chinese Premium”(中国溢价)的说法,意即中国企业需要花费超过市场价格才能购买到看好的资产。当时中国企业油气并购的策略主要还是所谓的机会主义,只要市场上有好的油气资产,就不能放过机会,就要去评价了解;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经验的增多,对海外资产、战略区了解更为详细,资源和战略、价格和价值的考量更多的占了主要地位。特别是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的红线在国有企业领导及投资决策委员会上的硬约束,海外并购的商业属性本质更多的显现出来。

  9.海外并购的同时尝试海外资产的处置

  过去十年,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主旋律还是以“买入”为主,处置或者售卖资产的行为并不多见,即使处置或者售卖,也往往是勘探性的资产出让,分担风险的考虑多一些。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技巧和经验日益成熟的今天,剥离效益不高的资产,剥离非战略型资产等考量日益提上了中国国有油气企业的日程。

  10.海外并购与海外资产整合同步进行

  并购是企业增长的需要,而并购以后整合的好坏与否,是能否给企业带来正向增长价值的关键因素。中国几大国有石油企业,在并购海外资产或者公司后,着力整合,以求力争实现更好的综合效益。

  笔者在写这一系列文章的时候,正好是国际油价持续下跌的窗口期,国际油价的下跌会给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战略带来哪些改变,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 海外并购的特点及分类

  (一)海外并购的特点:

  海外并购究其性质,本质上还是买卖关系。无论是资产类并购,股权并购还是公司并购,性质上都离不开买卖这个特性。但由于海外并购自身特点涉及交易结构复杂,交易不确定因素多,交易潜在的风险大,交易所涉及的金额巨大,交易可能的时间较长,需要技术化的人员参与,需要流程化的方式来推进,有着自身一套的专业化方法,同时需要高度复杂且冗长的交易文件来分担交易各方的风险。下面对海外并购的特点做一简述:

  1)交易结构复杂,由于考虑到投资保护、税务筹划、买入后未来处置的灵活性等目的的实现,海外并购的交易架构往往会通过一系列特殊目的公司的设置来达到商业目的;

  2)交易不确定因素大,一般来说,所有的项目中,能从开始走到最后交易完成交割的,只有百分之几的概率。影响并购交易成功的因素,从技术、储量、估值、法律变化、财税制度、政府审批、第三方同意、合作伙伴优先购买权、竞争对手、股东批准等,不一而足,均可能影响交易的完成,交易完成的时间也不确定,往往受制于政府审批;

  3)交易的潜在风险大:除了系统性风险,政治风险,环保风险、合规贪腐风险、还有商务风险、财税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4)交易文件的管辖法及争议解决方式均为涉外因素,技术化程度高,对参与人员提出较高要求:石油合同的管辖法一般是资源国法律,交易的买卖文件一般是英国法,争议解决方式一般倾向于仲裁,因为法院判决在其他国家的执行性较难;国外法律管辖、资产权益在海外、涉及的审批机构大多数在海外,涉外因素多。尽管海外并购行为理论上是遵循契约自由、当事人意思自治这些大原则,但是,涉外因素决定了只有买卖双方对于涉外因素的把握具有同等知晓的情况下,买卖双方才是真正平等沟通的商业主体,这对海外并购的参与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海外并购自身的特性往往带来项目管理的难度:比如,海外并购的交易金额往往巨大,巨大的交易金额带来的是更为复杂的外汇、汇率等问题。比如中海油的Nexen并购案,如何在交易交割当天支付上百亿的加币,需要提前准备,配合,如何将美元兑换成加币,是否考虑锁定汇率,上百亿加币如何汇出,如何支付,均需提前谋划;海外并购交易大多使用外部顾问,对外部顾问的管理、工作成果质量的控制,也需提前计划。

  (二)、海外油气并购的分类

  总的来说,分为两大类:资产并购与公司并购。

  资产并购又分为如下几类:

四川蜀缘律师事务所

客服专员

客服专员

客服专员

客服专员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