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千秋史,胸中百万兵”,诉讼如战场,面对法庭的风云变幻,诉讼的云谲波诡,如何站到“奇胜”的顶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何调配兵力,“并敌一向,千里杀将”?天同诉讼圈(微信号:tiantongsusong)为您揭秘律师运筹帷幄,决胜法庭的诀窍。
作者 | Keith Lee
来源 | Above the Law
翻译 | 天同诉讼圈 郭鹏彬 金一帆
诉讼即战役,虽然这样比喻并不完美,但研究军事战略和战术可以给诉讼律师带来很多启迪。很多人把《孙子兵法》奉为现代商业和诉讼的致胜指南,但我更对冯·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情有独钟。
冯·克劳塞维茨(1780-1831)是普鲁士军人和军事理论家,他关注心理和政治因素对于战争的影响。但遗憾的是,他最著名的作品——《战争论》,在他逝世时未能终笔。
克劳塞维茨的所有作品都是值得研读的,本文我选取了《战争论》,希冀开辟一条通往其思想的小径:
《战争论》里写到,战争有三个主要目标:
(一)征服和摧毁敌人的武装力量;
(二)抢占敌人的物资,切断敌人的物资来源;
(三)获取民意的支持。
这三个目标都与诉讼密切相关。律师在现行法律下的诉讼是为了击败对手。原告希望得到补偿,被告试图拒绝原告的要求,双方都希望获得法官、陪审团的赞同。如果是大案,还希望设法得到媒体舆论的支持。
克劳塞维茨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四大准则:
为了实现目标,最关键的就是“全力以赴”。丝毫的松懈都会远离既定的目标。即使当下形势对我方有利,也应该居安思危,确保胜利。竭尽全力,才会事如所愿。
这条准则可概括为“全力以赴”,如果想要打赢战争,就应该尽心竭力。诉讼也当如此,组织、准备和计划每一步都应该是最高效的,不能得过且过。诉讼并没有预先设定好的路径去遵循,正如《关于客户》里多次提到的:
“员工不喜欢复杂、模糊,混乱、困难的工作,因为他们难以应对。他们希望有一个“格式”、模板或程序。但令人遗憾的是做得好的工作都没有“格式”。你将不得不独自思考,并承担责任。公司聘用你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回到诉讼,律师也必须整合全部力量去赢得案件。要以必胜的信念对待每个观点、动议和信函,永远都不要觉得已经达到了“最好”了。你可能会在诉讼中经常获得小胜,但如果有一天你的对手也采取“全力以赴”的战术,那你很可能一败涂地。只有当你把全部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到诉讼案件,这样你才能和他站在一个竞技层级。与其被击败,不如投身这场意志力的较量。
尽量集中全部力量在关键战役中打击对方的不足,不要害怕暴露缺点。增加决定性战役的成功机会,可以弥补缺陷。
系统地、持续地利用对手在观点、知识和事实上的不足,发现他们的弱点,集中力量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永远不要浪费时间。除非犹豫可以获得举足轻重的利益,否则一定要立即出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敌人消灭于萌芽中,并设法迅速获得舆论的支持。
“出奇制胜”在战略中比在战术中更加重要,它是致胜的法宝。拿破仑、腓特烈二世、古斯塔夫阿道夫、凯撒、汉尼拔和亚历山大,这些历史名将的辉煌战绩都取决于他们战略上的“出人意料”。
“出手狠,打击快”,虽然这是原告律师的惯用手法,但对于被告律师同样重要。当诉状和证据都摆在你的办公桌上——而你的客户却在收到诉状两个星期后才委托你——这时速度就至关重要了。原告律师通常耐心较差,总希望尽快提出申请。但是缜密的计划和调查往往可以使诉讼一路畅行。
最后是全力以赴去赢。只有追求胜利才能尝到胜利的果实。
虽然案件已经结束,陪审团已做出了裁决。恭喜你,你赢了!但切记不要高兴得太早,要立即着手为上诉做准备。等收到42天的应诉通知书才开始准备恐怕会措手不及。更糟的是,不要等收到对方当事人诉状才着手准备。
如果你从来没有读过《战争论》,那推荐你花时间好好品读,它需要反复去琢磨。和大多数的经典一样,反复品读会提供给你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理解。经典并不是用来读的,而是用来研究的。
(原文题目:The 4 Rules Of Warfare And Litigation)